Movie review score
5


 转自: GTDStudy  作者: BooguNote
 
一、BooguNote概述
1. 定义:
1) BooguNote是一个用于信息碎片收集和整理的树型笔记软件。


2) BooguNote是一个信息加工工具。把碎片信息加工成有条理的信息。


3) BooguNote 也利于用户产出知识。BooguNote天然的树状结构能够让信息非常有条理。一棵树拎出来稍微休整一下就是一篇文章。
 2.与其他软件的区别:


1)GTD软件。比如,doit.imRemember The Milk。GTD软件是进行时间管理的,记录待办事项的。待办事项是信息碎片的一种。BooguNote是设计来记录所有信息碎片的。


2)知识管理软件。比如,Wiz,EverNote和OneNote。知识管理软件的功能有,抓取信息,保存信息实体,利用目录方式、时间线、tag和全文搜索方式管理信息。BooguNote本身不提供信息实体的保存,只保存访问信息的途径,比如URL地址或者文件路径。


二、BooguNote日常使用
1) 写下自己的目标 (第一天)













2) 写下自己的想法,内容开始增长


(第二天)





















3) 内容越积越多


(几天后)











































4) 使用“组织”功能。


(一个星期后)
这个时候信息就增加得很多,界面显示比较混乱了。就需要通过组织功能把这些信息保存到新的boo文件中





保存完毕后,新boo文件的快捷方式自动建立在原boo文件中

5)回到1)开始新的循环
三、BooguNote设计的奥妙

1.一定要让碎片信息有结构。没有结构的信息不容易记忆,也很容易丢失。BooguNote可以让零散信息结构化。以前从来没有让零散信息结构化的应用。零散信息被结构化了,组成了文件,这样就不容易丢失了。以前容易丢失是零散信息没有组织起来。BooguNote与EverNote的区别就是碎片信息的结构化。容易被组织和记忆。而全局搜索和tag不容易被记忆。

2.boo文件窗口用于展示当前正在使用按照任务来分类的信息,文件目录窗口用于展示按照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信息。两个分类体系这样就避免了按照任务分类和按照自然属性分类的矛盾。

3.信息刚生成的时候是我们使用这个信息最活跃的时候,也是信息所处位置最容易变动的时候。这个时候信息存在于boo文件中。boo文件中文字块易编辑的特性使信息容易调整在树状结构中的位置。随着该信息所属任务的结束,这个信息逐渐处于不活跃状态,这个时候信息所处的位置就比较稳定了。这个时候就通过Alt+S把长期保存到一个boo中。

4. BooguNote兼有wiki式结构和树状结构的好处。


1)boo文件实体以树状文件夹结构存放。这样能保证文件只有一份,而且能够以不容易变化的自然属性分类方式进行分类管理


2)boo文件之间通过文件快捷方式以网状的方式进行连接,方便用户的使用。文件快捷方式可以高效的建立知识之间的关系,而又不用到处拷贝boo文件的副本。
示例:










四、BooguNote使用技巧

1. 日常笔记文件的分区。分为三个区:缓冲区、todo区和分类笔记区。


1)缓冲区。主要用于记录突发的一些信息,比如接电话时候的记录。突然得到什么信息而有没有现成的存放地点。


2)todo区。主要存放一些待办事项。放在最顶部容易看到


3)分类笔记区。在下面用户存放各个工作任务相关的信息


2. 文件管理窗口的使用。分为三个部分:当前笔记.boo、分类笔记、时间线笔记


1)当前笔记.boo。日常使用的boo文件。基本上所有笔记都先记到这个 boo
中。信息逐渐孵化形成结构后通过Alt+S保存到“分类笔记”目录下。


2)分类笔记。按照信息的自然属性进行分类。


3)时间线笔记。按照日期保存的“当前笔记.boo”的副本。主要用来做备份用。防止误删信息。














































 3.合理遗忘机制。我有一个名叫“当前笔记.boo”作为日常的主笔记。在“当前笔记.boo”中记录了几天的信息后我就需要删除一些我不再使用的信息。我不是简单的删除这些信息。而是先把“当前笔记.boo”拷贝一份副本到“时间线笔记”目录下对应年份和月份的文件夹中,命名为“2011_03_08.boo”。然后在“当前笔记.boo”中删除我想删除的信息。如果我想找到这些删除的信息,可以通过全局搜索功能搜索“时间线笔记”这个文件夹。这样既清理了我的笔记区域,又没有丢失任何信息。这就是合理遗忘的机制。

Leave a Reply